功效概述:清热解毒,活血祛风
三叶青原植物
三叶青,又名蛇附子、石猴子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石老鼠、石抱子、土经丸(江西),三叶对(浙江)。三叶青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块根。三叶崖爬藤又名有角乌蔹莓。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,长3~6m,块根纺锤形、椭圆形至卵圆形,单个或数个相连,茎细弱,具纵棱,下部节上生根。卷须与叶对生,不分枝,具吸盘。掌状复叶互生,叶柄长2~3cm,小叶3枚,小叶片狭椭圆形至狭卵状椭圆形,长3~7cm,宽1.5~3cm,叶缘具刺状疏齿,中间小叶较两侧者略大,两侧小叶基部偏斜。聚伞花序腋生;花小,黄绿色;萼齿小,卵形;花瓣4,开张,外面顶部有角状突起;花盘明显,与子房基部合生;雄蕊4;雌蕊1,柱头4裂,星状开展。浆果球形,熟时红色。种子卵状球形。花期5~8月,果期8~10月。生于林中、沟谷土壤肥沃湿润处。分布于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三叶青采收加工
全年可采收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三叶青性状鉴别
块根呈纺锤形、卵圆形、葫芦形或椭圆形,一般长1.5~6cm,直径0.7~2.5cm。表面棕褐色,多数较光滑,或有皱纹和少数皮孔状的小瘤状隆起,有时还有凹陷,其内残留棕褐色细根。质硬而脆,断面平坦而粗糙,类白色,粉性,可见棕色形成层环。气无,味甘。
三叶青功效与作用
味苦、辛,性凉。功效清热解毒,活血祛风。用于:
(1)小儿高热惊厥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。
(2)黄疸型肝炎、哮喘、百日咳、急慢性肾炎。
(3)腰腿痛、跌打损伤。
(4)外治疖肿疮毒、毒蛇咬伤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急慢性眼结膜炎、淋巴结结核等内服:煎汤,3~12g;或研粉吞服。外用:鲜块根捣烂敷或醋磨取汁涂患处。
三叶青使用注意
孕妇忌服。
三叶青药用价值
(1)治小儿高热惊厥:石老鼠根3g,钩藤6g,七叶一枝花根6g,水煎服。(江西经验方)
(2)治肺炎石:三叶青、瓜子金、枸骨根各9g,水煎服。(江西经验方)。
(3)治百日咳:三叶青3~6g,磨米泔水,用竹沥适量冲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4)治哮喘:三叶青30g,贝母3g,桔梗3g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(5)治跌打瘀肿、疖肿、湿疹:用三叶青捣烂外敷,或水煎外洗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(6)治急、慢性眼结膜炎:用三叶青块根和生理盐水磨汁,取澄清液,每日滴眼3~4次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(7)治小儿急性咽喉炎:三叶青、阴地厥各10g。水煎含服,每日2次,每次口含5~10分。〔《浙江中医杂志》1999,34(4):153青蕨饮〕
(8)治痈疖疔毒、蜂窝织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淋巴结核等症:鲜三叶青和水或酒磨成粘剂,涂擦患处,或以纱布蘸药液湿敷,日3~4次。凡属口腔、阴道等薄嫩皮肤处以水磨较好。(湖南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(9)治外伤出血:三叶青适量,晒干研末,撒敷包扎。(江西经验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