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实种子类
当前位置: | 果实种子类

马勃

发表时间:2023-03-24 08:52 | 来源:老中药大全网 | 手机版

功效概述:清肺利咽,解毒,止血

马勃

马勃原植物

马勃,又名马疕(《名医别录》),马屁勃(陶弘景).马疕菌(《蜀本草》),灰菇(《经验良方》),马屁包(《袖珍方》),灰包、马粪包。马勃为灰包科植物脱皮马勃、大马勃、紫色马勃等的子实体。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,列为下品。

(1)脱皮马勃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,直径15~30cm,幼时白色,成熟时包被薄,外包被成块地与内包被脱离,内包被纸状,浅烟色,成熟后完全破碎消失。遗留的孢体成紧密的团块,灰褐色,渐变浅,由孢丝及孢子组成;孢丝长,有分枝,相互交织;孢子球形,直径约5cm,褐色,有小刺。生于山地腐殖质丰富之处。分布于内蒙古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等省。

(2)大马勃子实体近球形,直径15~20cm,或更大,不孕基部无或很小。外包被白色,膜状,内包被黄色,成熟后呈不规则龟裂,成块脱落,露出浅青色孢体。孢丝长,淡青黄色,稍分枝,有稀少横隔;孢子粉状,球形,光滑或呈微细小疣,直径3.5~5cm。常生于林下或竹林间。分布于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、江苏等省区。

(3)紫马勃子实体陀螺形,较小,直径5~12cm,不孕基部发达;包被薄,上部常裂成小块,逐渐脱落,孢体紫色。孢丝很长,有分枝,有横隔,互相交织;孢子粉状,球形,直径5~5.5cm,有小刺。

孢子及孢丝散失后,遗留下的不孕基部呈杯状。生于旷野草地上。分布于河北、新疆、青海、四川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福建、广西、海南等省区。

马勃采收加工

7~9月,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,去净泥沙,晒干。采收过迟过早均影响质量。

马勃性状鉴别

脱皮马勃:呈扁球形或类球形,无不育柄,直径15~20cm。包被呈灰棕色至黄褐色,纸质,常破碎成块状、片状,或已全部脱落。孢体呈灰褐色或浅褐色,紧密,有弹性,用手撕之,内有灰褐色似棉絮状的丝状物。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,手捻有细腻感。气似尘土,无味。

大马勃:呈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15cm以上,不育柄根小或无。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,光滑,质硬而脆,成块脱落。孢体浅青褐色,手捻有润滑感。

紫色马勃:呈陀螺形,或已压扁呈扁圆形,直径5~12cm,不育柄发达。包被薄,两层,紫褐色,粗皱有圆形凹陷,外翻,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。孢体紫色。

马勃的功效与作用

马勃的功效与作用

味辛,性平。归肺经。功效清肺利咽,解毒,止血。作用于:

(1)喉痹咽痛,配山豆根、玄参等;也可配蛇蜕,细研为散,绵裹含咽津。

(2)外感风热,咳嗽失音,可配荆芥、蝉衣,宣肺疏表。

(3)肺热所致咳血、衄血,常配黄芩、白茅根、生侧柏叶。外伤出血,用马勃粉外敷。

(4)冻疮糜烂,可研末,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涂。

(5)下肢溃疡,久不收口,及褥疮等。

内服:煎汤,1.5~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,或调敷,或作吹喉药。

马勃使用注意

《饮片新参》:“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”。

马勃药用价值

(1)治咽喉肿痛,咽物不得:蛇蜕皮一条(烧令烟尽),马勃一分。上药细研为散,以绵裹一钱,含咽津。(《太平圣惠方》)

(2)治急性喉炎:马勃3g,白矾1.5g,研末吹喉。(经验方)

(3)治久嗽:马屁勃不以多少,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汤送下。(《普济方》马屁勃丸)

(4)治失声不出:马屁勃、马牙硝等分。研末,沙糖和丸芡子大,噙之。(《摘玄方》)

(5)治吐血:马屁包,为末,砂糖丸,如弹子大。每服半丸,冷水下。(《袖珍方》)

中草药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