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草类
当前位置: | 全草类

水蜈蚣

发表时间:2023-04-26 09:39 | 来源:老中药大全网 | 手机版

功效概述:疏风解表,止咳化痰

水蜈蚣

水蜈蚣原植物

水蜈蚣,又名地杨梅(《本草拾遗》),三荚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散寒草、水香附(四川),三角草(福建),三人扛珠(江西)。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。原植物水蜈蚣多年生草本,丛生,高7~20cm,全株光滑无毛,有香气。根茎匍匐,带紫色,有节,节下方生须根;直立茎瘦长,由节上生出,三棱形。叶质软,狭线形,长5~15cm,宽1.5~3mm,先端渐尖,基部带紫色,鞘状抱茎,最下面两枚叶鞘呈干膜质。头状花序,单生茎端,卵形,黄绿色,由极多数小穗密集而成;其下有向下反折的叶状苞片3枚;小穗压扁形,有3~4枚鳞片,背面脊上有刺;花无被,雄蕊3,花药长椭圆形,雌蕊1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小坚果呈压扁的倒卵状长圆形,淡黄色,密生细点。花果期6~10月。生于水边、水日边及旷野湿地。分布于浙江、安徽及华南、西南各省区。

水蜈蚣采收加工

全年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水蜈蚣性状鉴别

全草长10~30cm,淡绿色至灰绿色。根茎近圆柱形,细长,直径0.1~0.2cm;表面棕红色至紫褐色,节明显,节处有残留的叶鞘及须根;断面类白色,粉性。茎细,三棱形。单叶互生,线形,长短不一,有的长于茎,基部叶鞘呈紫褐色。头状花序顶生,球形,直径0.5cm,基部有狭长叶状苞片3枚。坚果扁卵形,褐色。气微,味淡。

水蜈蚣的功效与作用

水蜈蚣的功效与作用

味辛,性平。归肺、脾、肝经。

功效疏风解表,止咳化痰,清热利湿,祛瘀止痛。作用于:

(1)外感表证,恶寒发热。如风寒感冒,配紫苏、生姜;风热感冒,配薄荷、连翘。单用或与马鞭草等同用,还可用于疟疾。

(2)气管炎、百日咳,配贝母、百部、鹅不食草等。

(3)黄疸、痢疾、乳糜尿。

(4)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,内服并外敷。

(5)疮疡肿痛,皮肤湿疹,外敷或煎水洗。

内服:煎汤,15~30g,或捣汁服。外用:捣烂敷或煎水洗。

水蜈蚣药用价值

(1)治时疫发热。水蜈蚣、威灵仙,水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
(2)治百日咳:水蜈蚣400g,灯台叶300g,陈皮150g,香茅150g,单糖浆300ml,尼泊金乙醇5g。上药制成糖浆,每ml含原生药1g。口服1天3 次。1/2~1岁,2~3ml;2~4岁,4~6ml;5~7岁,7~8ml;8~12岁,11~15ml。(《全国医药产品大全》水灯百日咳糖浆)

(3)治湿热黄疸:水蜈蚣、茅莓根各30g,阴行草15g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

(4)治疟疾:水蜈蚣60g,加黄酒少许,水煎浓汁,于发作前3~4小时服,并以花穗捣烂,于发作前3h塞入两鼻孔和敷于两手的“内关”穴上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
(5)治跌打损伤:水蜈蚣30g,地鳖虫9g,水煎,白酒适量兑服;并用药渣捣烂外敷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(6)治疱疹瘙痒:水蜈蚣、律草、乌蔹莓、苍耳苗、白英、常春藤各适量,水煎洗患处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中草药知识